六度分隔理論

 

 

小世界現象(又稱小世界效應),也稱六度空間理論。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即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這種現象,並不是說任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都必須要通過六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繫,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或關係。顯然,隨著聯繫方式和聯繫能力的不同,實現個人期望的機遇將產生明顯的區別。

不過,超過三十年來這個理論所謂的人際連繫網(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爭議。從論文發表至今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過,在應用層面方面卻很多,特別是保險直銷業的從業員。目前在香港,一般保險經紀在完成交易之後,都會要求客戶提供一個至少五人的新名單。另外,早在1980年代初期,《讀者文摘》就已利用這理論,鼓勵訂戶向公司推薦其他潛在訂戶。


米爾格倫連鎖信實驗

米爾格倫的研究本來在無特定的市民大眾進行,而不是在專業的、需要高度合作的數學界及演藝界進行(參見下)。然而仍遭受不少抨擊。於首次連鎖信實驗(紀錄於未註明日期論文"Results of Communication Project"),米爾格倫寄出六十封信給堪薩斯州威奇塔市自願參加者,請他們轉交到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某指定地點的股票經紀人。 參加者只能把信交給他認為有可能把信送到目的地的熟人,可以親自送或者通過他的朋友。雖然有50個人參與了實驗,但組中只有三封信送到了目的地。 當信傳到第五個人手上時,只有三封信抵達了目的地。米爾格倫在他1967年的那篇著名論文[1]中提到在最初的實驗中,其中的一封信在不到四天的時間內,就被傳達到了目的地,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實際上只有不到5%的信件最終被送達了。在隨後兩次連鎖信實驗,因完成連鎖的比例太低,實驗結果未被發表。但是幸運的是,研究者發現很多微妙的因素會對連鎖信實驗的結果產生極大的影響。研究者嘗試在不同種族和不同收入人群中來重複實驗,他們發現巨大的差異。事實上,在米爾格倫合著的一篇論文中揭示如果信件的最終接受者為黑人,實驗的送達率為13%,而如果是白人,則送達率上升為33%,儘管實驗者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接受者的種族。

 

雖然飽受議論,米爾格倫帶來不少新奇的發現。經過多次改良實驗,米爾格倫發現信件或包裹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是影響人們決定繼續傳遞它的重要因素。他成功將送達率提升至35%, 以至於後來更上升為97%。拋開對「地球是很小的」這樣論斷的懷疑不說,人們對「某個特定世界是很小」的論斷是沒有絲毫懷疑的(例如:從某個學院到密西根大學到蒙特婁猶太人社區。 平均來看,為實現一次送達,需要六個中間人從而得出了六度分隔理論的說法(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他可能源於六個自由度的說法 (Six Degrees of Freedom)。不僅如此,米爾格倫還發現了漏斗效應, 他發現大部分的傳遞都是由那些極少數的明星人物完成的。在一個5%的飛行員實驗中,他發現2/3成功的傳遞是由同一些「明星」來完成的。

儘管如此,這個實驗仍然存在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假設:它假設傳遞鏈條中所有的實驗者都完全有能力發掘鏈條終端的兩個人傳遞的有效性。

維基百科中的六度理論之應用

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308,915,776,000,000(約300萬億)。消除一些節點重複,那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公式可以進一步抽象成:,其中n表示複雜度,N表示人的總數,W表示每個人的聯繫寬度。

同名電影

六度分隔理論提出後,引起世人極大關注,同時激發了人們的無限想像力。1990年,戲劇《六度分隔》上演。1993年,基於這部戲劇的同名電影《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上映。

影片主角的台詞包括「我們之間,只需要5個人相連」,「不管是美國總統還是威尼斯船夫,只要找到正確的5個人,我們就能聯繫起來」,「我們之間聯繫如此緊密,這讓我感到十分安慰」等等。

 

 

附中577班找老同學 印證數學理論

自由時報 – 2012年9月9日 上午4:31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畢業廿多年的師大附中同學馬嘉昌、江品德及張瑞益,從打趣想找當醫生的同學看病,進一步發起「尋人大作戰」,想找回當年五七七班的高中同學,尋人困難重重,三人突發奇想,應用數學概念中的「六度分隔理論」在臉書上尋人,短短三天已有一千多人轉分享,甚至透過完全不認識的附中學弟找回同學,還計畫十月要開同學會。

四十一歲的附中五七七班校友江品德說,幾個老同學畢業後各奔東西失聯許久,也是因緣際會才在臉書上相遇,大夥步入中年身上多少都有些病痛,某次聚會有人打趣提議「乾脆來找以前班上的醫生同學」,一開始透過搜尋引擎找人,但很快就碰上瓶頸。

另名同學馬嘉昌則想到應用數學概念中的「六度分隔理論」,利用臉書上的網絡層級分享,理論上透過第六次的轉貼,就能找到人。

他以階層(level)概念假設,先把自己設定為Level 0,若將尋人訊息轉發給十名臉書友人,收到Level 0的臉書朋友中,再以Level 1轉發給十名朋友,就會有一百人看到尋人啟事,以此類推,到了Level 5時,就會有一百萬人看到,甚至超過在報紙刊登廣告的效益。

「師大附中五七七尋人啟事(http://www.facebook.com/jachang.ma)」在臉書上傳三天,已經傳到Level 11,甚至還傳到美國加州,看似「理論破功」,但大家更好奇「傳到Level幾能完成任務?」

江品德說,在臉書協助下已經成功找到一名在高中任教的同學,竟然還是透過完全不認識的附中學弟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復興國中數學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